Journal club
大质量星系成团性的颜色依赖性

十月二十七日晚上7点,于理化大楼19楼报告厅,将进行本学期的第五次Journal Club。这次Journal Club,来自薛永泉教授课题组的林晓鸷同学将带来“大质量星系成团性的颜色依赖性/Clustering of the UV selected galaxies at 0.5<=z<=2.5 in the COSMOS/UltraVISTA field: color dependence and lifetime estimation.”的报告。欢迎大家参加!

报告简介:星系的成团性是研究星系形成和演化与宇宙大尺度结构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将介绍我在大质量星系成团性的颜色依赖性方面的研究。我测量COSMOS场的不同UV颜色和质量的星系成团性。结论:红星系成团性最强,蓝星系成团性最弱,绿星系成团性介于之间。此外大质量的星系成团性更强。但若考虑暗晕质量的增长重新选源,成团性的颜色依赖性消失,另外在各个红移处绿星系的成团性和活动星系核的成团性很接近。此外,利用成团性的结果,我结合不同的暗晕质量函数来估计了大质量红绿蓝星系在不同红移处的活跃时标,发现它们跟用sed模拟颜色演化得到的星系活跃时标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