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NOAO)董辉博士来访

发稿时间:2015-12-07,作者:浏览次数:63

2012年2月6-7日,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NOAO)董辉博士来访,并于7日下午16:00做了一场题为“Multi-band HST mapping of dusty clouds in the nuclear bulge of M31”的学术报告。

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从近邻宇宙开始。M31,仙女座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具有丰富的观测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恒星形成过程,约束恒星演化模型,进一步研究星团特性。董辉博士首先介绍了HST对M31的观测项目Panchromatic Hubble Andromeda Treasury(PHAT)。这个项目观测了M31中三分之一的区域,获得紫外到近红外6个波段深度曝光的图像。利用HST多个波段及分辨率高(0.2角秒每像素)的优势,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工作,例如由能谱分布约束星族的年龄、消光等特性;恒星形成和星际介质ISM之间的关系;测量星团中质量分布函数等等。

接下来,董辉博士阐述了他们利用HST的图像,详细研究了M31环核心区域的尘埃云的分布。尘埃颗粒在星际空间中广泛存在,它们吸收和散射星光,使我们视线方向上看到的天体变得模糊,颜色变红。利用两个成分的简单星族进行能谱拟合,他们构造出M31中心~4*4平方角分区域消光值的二维分布,并且估算出分子云视线方向上的距离,大小,密度。类似地,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运用推广到椭圆星系,能更加准确的扣除恒星连续谱,得到纯发射线图像。

董辉博士的报告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报告结束后,大家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