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应安徽省统战部和中国科大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景益鹏院士访问我校。
景益鹏院士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与中国科大天文学系有着密切的联系。3月28下午2:30在理化大楼与天文学系的教师进行了座谈,对我单位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座谈会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主持,天文学系部分教师参加。
下午4:00,景益鹏院士在理化大楼一楼科技展厅做了一场题为“Measuring the Milky Way's Mass in a Cosmological Context”(在宇宙学框架下测量银河系质量)的报告,报告由天文学系党总支书记袁业飞教授主持。
我们人类所在的银河系中包含有大约千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的一颗普通恒星。然而这些能发光的物质只占银河系总质量的一小部分,主宰银河系的是大量的不可见的暗物质。目前的星系形成与演化理论认为,暗物质首先坍缩形成暗物质晕,重子物质在暗物质晕的引力势阱中形成星系,暗物质晕的并合成团决定了星系的演化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景益鹏院士指出,虽然目前已经进入精确宇宙学时代,很多宇宙学参数的测量已经达到很高的精度,但是人们对于银河系的质量依然有很大争议,不同方法给出的质量相差达到5倍。因此,很有必要尝试新方法对银河系质量进行更加精确的测量,这对促进我们对银河系本身和星系形成与演化理论的理解有重大意义。
景益鹏院士领导的团队近些年尝试在宇宙学框架下对银河系的质量进行测量,相比前人的研究,他们使用的模型假设非常简单,仅仅依赖当前的宇宙学模型。这个新方法利用银河系周围的卫星星系的运行,在角动量和轨道束缚能的相空间中通过比较宇宙学数值模拟和现实观测数据得到银河系质量。他们的工作初步选取了目前有较好观测的9个卫星星系的运动信息,得到的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为1.4万亿倍太阳质量。这个结果与目前国际上的其他团队的最好结果相当,但是假设更少,结果更可靠。景益鹏院士强调他们的方法的测量误差主要由可观测的卫星星系的数目和自行速度引起,不久的将来诸如LSST望远镜时代的到来,我们有理由期待采用这个方法得到更加精确的银河系质量。
景益鹏院士的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兴趣,报告之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景益鹏院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形成与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等领域的国际一流学者,1989年在我校天体物理中心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回国工作,2000年在上海天文台组建德国马普青年伙伴小组,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