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 Astronomy Colloquium Series: 2023 Spring
青藏高原光学天文台址与中国天文的发展契机
邓李才 研究员
国家天文台
2023/03/27, 4:00pm , the 19th-floor Observatory Hall
报告人:
1994年在意大利SISSA(Schuola Internazionale Studi Superiori Avanzadi)获得博士学位,1987年在紫金山天文台(恒星物理学)获得硕士学位,1984年在四川大学(理论物理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自1997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BAO,NAOC的前身)以来,他一直致力于观测和理论恒星天体物理学。自1999年以来,他一直是该研究团组的首席研究员。他主要致力于恒星结构和演化、恒星脉动和振荡、星团和星系中的恒星星族的研究,包括观测和理论。从2009年开始,他一直参与为全球恒星振荡研究计划发展一个节点,此计划也称为恒星观测网络小组(SONG)及其子项目50BiN。在过去的10多年中,他一直在德令哈无线电观测站为SONG/50BiN进行台址光学天文观测参数测量、建设设施,并在后期运行SONG的科学项目。2018年起,在冷湖领导了一个光学台址勘选工作,在确立台址的科学价值后继续参与赛什腾台址的规划建设工作。摘要:
在地球表面上,只有少数几个高质量的天文台址能够满足大型光学望远镜和下一代设施的需求。在时域天文学的科学机遇背景下,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一个高质量台址是国际同行的共同希望,也是中国天文学科战略发展的需求。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因此可能为天文学和粒子天体物理学提供非常好的机会。在这里,我将报告在2018年开始的三年内,我们对青海省冷湖镇附近赛什滕山一个地方山峰的一个区域进行的监测结果。通过各种遥测遥感资料我们了解到,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地区潜在地点的海拔在4200米至4500米之间。冷湖镇周围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海拔低于3000米,气候极其干旱,当地天空(白天和夜晚)异常晴朗。监测数据统计表明,天文晨昏蒙影间,70%的时间有通透的测光条件,平均DIMM视宁度为0.75角秒。夜间平均气温变化峰谷的中位数仅为2.4摄氏度,表明当地地表空气非常稳定。55%的夜间可降水量低于2毫米。截至2023年初,包括道路、电网和光纤网络在内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就绪,可支持一个新的巨型天文台,共有9个观测项目已处于建设阶段,一个规模宏大的现代天文台将出现在世界屋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