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间:2023-09-05浏览次数:10

USTC Astronomy Colloquium Series: 2023 Fall
微类星体的多波段研究
刘庆忠  研究员
紫金山天文台
2023/09/08, 4:00pm , the 19th-floor Observatory Hall
报告人:
刘庆忠,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X射线双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多次应邀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法国CEA研究所进行中长期合作研究。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重点研发)等重要科研项目多项,已发表SCI论文八十多篇,ADS引用2000余次,获得爱斯维尔2020、2021和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摘要:
微类星体是1992年开始被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和定义的,在过去的30年来一直是天体物理研究的热门领域。我们课题组对微类星体进行了多年的多波段研究,我首先简要阐述微类星体的发现和基本性质,接着谈谈我们课题组和合作者一起研究的多个典型微类星体:我们研究了微类星体LSI +61°303的多波段性质,发现了八十个太阳质量的恒星最后演化成中子星,和我们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LB-1一起,对恒星的演化和黑洞的形成提出了挑战;我们研究了河外的M81 ULS-1 多波段现象,在光学上发现了该源的喷流现象,这是继微类星体SS433后第二个在光学波段能观测到喷流的微类星体,也是在河外发现的第一个微类星体;我们还利用FAST的观测,首次在射电中发现了微类星体GRS 1915+105的射电QPOs,这是首次在微类星体中发现射电QPOs。最后谈谈这些发现的意义。